无极向以富庶的粮棉之乡而著称于华北平原,因得温饱而思娱乐。盛行的民间“花会”也以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、种类繁多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而饮誉四邻各县。人言无极“花会”有四、五十道之多,而且已有一、二百年的历史,概括起来讲分文会、武会两大类:文会有高跷、龙灯、狮舞、落子、秧歌、二鬼摔跤、吹歌、跑驴、架鼓、挎鼓等;武会有少林、花叉、武术等。每逢节日,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,一改汗垢泥渍的粗衣布装,身着会服、戏装,披红戴绿,粉墨登场。一队队穿街走巷,锣鼓喧天,舞姿翩翩,各有一招自相揣摩创造的技艺,表演得妙趣横生。不仅使当地居民喜闻乐见,笑逐渐开,为之欢欣鼓舞,还到过正定府、定州城等地献艺,使见多识广的市民富贾耳目一新,曾赠以旗匾,以示嘉奖。民国初年,全县一半以上的村镇都有花会组织,不少农户成了“花会世家”,女子相戏,兄妹搭档,春节期间进城参加表演者达四、五千人。
![]()
图片来自网络
解放前,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,和四月十一、五月十六、十月十一无极镇的三次庙会,不仅城里的各道花会“起庙摆会”,周围三里五乡的花会也汇集于此参加表演,整个无极县城鼓乐喧天,彩衣如霞,歌声荡漾,热闹非凡。相会,清乾隆年间,皇帝派往南巡的饮差大臣路过无极,正赶上四月十一的庙会,看见鼓会的小伙子身背大鼓,腰系彩绸,扭着粗犷剽悍的跨步,打着整齐动听的鼓点,蹦跳而过。这些久享宫廷戏乐的达官贵人,为民间歌舞所折服,一个个目瞪口呆,连声叫好,还特赏了白银10两。
![]()
图片来自网络
解放后,随着庙会的日趋萧条,花会主要活跃于广大农村之中,后来庙会改为物资交流会,对花会艺术也进行了重新整理加工。就其节目内容而言,除了传统的民间传说外,还增加了庆丰收、计划生育、破除迷信、科学种田、养猪积肥等,意趣新颖,更加丰富多彩。就其形式看,可谓百花齐放,争奇斗艳。
吹歌会,由音乐爱好者组成,演奏水平较高者有无极城内、大名庄、验村、甄村等。主要古典乐器有笛、笙、箫、管、箜篌、瑟,著名曲牌是“小二翻”、“句句双”、“算盘字”,活动的场地多在戏台或广场,日常也参加婚丧嫁娶伴乐之事。
高跷是一百多年前从正定流传而来,泗水、大陈、南流、七汲周围各村都有组织,每队约四、五十人不等,一般为古装打扮,演出节目有《打渔杀家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小放牛》等剧的场面,现在加进新内容,服装也有了变化。表演时,有一面大鼓和数副大钹烘托气氛,演员除来回走动外,还有较为惊为惊险的“过跷板”、“窜桌子”、“摔大衩”等高难度动作,使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增添了青春和活力。
![]()
图片来自网络
跑驴是较普通的一种民间艺术,清末民初传入,主要流行于七汲、庄里一带农村。它是以驴的动作为中心的三人舞,多数是表现农民庆丰收、新郎接新媳妇等欢乐景象,近来又新添了计划生育等内容。表演时,鼓、锣、钹伴奏,以毛驴“前走后倒”、“卧道”等特技动作表现路途的坎坷,还有“上坡”、“下坡”、“跳岗”、“跃沟”各式各样的欢快动作。整个表演活泼紧张,生动逼真,使人大笑不止。
表现我国古代摔跤活动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——二鬼摔跤,百年前就出现在东阳、南马、张段固、高头、南虎、彭村、流村、里城道等广大村庄。表演时,两名演员各戴一套假面具,扮演成敌对的双方,厮打搏斗,并以“飞脚”、“绊腿”、“滚打”等动作企图取胜。其打逗滑稽诙谐,拙巧相济,急锣密鼓配合表演,活泼紧张,扣人心弦。
狮子舞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,几乎遍及各个村庄,尤以东验村、苌家庄、东两河、中合流、庄里、郭吕、安城等村最盛。表演时两人合作,一人顶狮头,一个披狮身,另有一人手执绣球引逗。有时同场两头狮子厮磨争斗,腾上跳下,翻滚腾挪。传统动作有“就地十八滚”、“走方桌腿”、“蹬球”、“跳板”等,非身强力壮的男子大汉莫属。
![]()
图片来自网络
架鼓兴起于清乾隆年间,西东门、店尚、陈村、郝庄、辛庄、郭吕等滹沱河沿岸村庄最有名声。表演时10至20名鼓手各腰挎一鼓,站圆圈形,锣鼓伴奏,乐器居中。鼓手叉腿挺胸,颤身仰头,两臂抡圆,系有红绿彩绸的鼓棒上下飞舞,在锣钹伴奏下,节奏整齐的鼓声如雨打芭蕉,欢快清脆,时似万钧雷霆,惊天动地。架鼓铿锵有力,助威壮胆,使人精神振奋,产生一种心齐志坚、所向无敌的豪迈之感,有时对垒比赛,通宵达旦,彻夜不眠。不独是敲打技艺的争高比下,而且是一种体力、毅力的较量,反映出无极百姓不甘人后、争强好胜的性格。
武术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健身活动。我县在大清王朝统治的267年间,涌现过7名武进士、43名武举人,他们在武术技艺上各有千秋,曾为福建总兵的雷霆就是乾隆年间武进士,以武艺高强、枪法神气而名扬闽浙;雷霆拳和雷霆枪在故乡赵户营风靡一时。近年来,武术已成为群众性活动,著名的河北武坛八连冠获得者——北牛传统武术学校,集各家之大成,编创了自选刀、枪、棍、剑、拳等40多个套路,和一套24节武术操,技艺大为提高。
无极百姓勤劳俭朴,扶锄捉犁,耕云播雨,田拢间描锦织绣,称得上“神农仙夫”,他们自发的文娱活动,皆是抒发劳动情怀和庆祝五谷丰登的种种感情,因而使他们生活既紧张,又历轻松舒坦,得“文武之道,一张一弛”之真传,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,对美好事物的憧憬。正所谓:宽膀肩田亩,亮嗓唱丰登;鼓引春雷起,灯唤桃花红;欲知百姓乐,请往无极行。
本文由小编整理和编辑,来自《无极地名与风情》